第四十章 任重道远

萌心小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看书网 www.58kanshu.info,最快更新魂断三国最新章节!

    历史非常有意思,无论是兵器还是陶罐拿到后世就是国宝,价值连城。

    把现代的东西拿到古代,是神迹,就是天人所为。

    跨越千年的时空,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被赋予了千年的时间价值,这一切只是因为两个字,时代!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容的需求,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需要发展!

    比如冶铁、农业或者说工业。

    固步自封!敝帚自珍!更重要的是没有科技发展的空间!

    这个缺点一定要改掉!

    要不然那么多优秀的技艺就会失传的!

    保存技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传出去!当然,不是传给别族人,只能传给汉族,或者现在只能在黑风山里发展!

    林凡不希望战争持续下去,最终受伤的只会是汉族!

    五胡之乱,后唐的安禄山之乱,以及大明后期的猪尾巴灭国,这一桩桩一件件历史都是野蛮和文明的战争。

    当满族削弱的时候而汉族居然在内斗,为的就是谁能成为王者。

    这是一个可笑的话题,也是一个让人无法扭转的怪圈。

    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可以让夫子惊为天人。

    可以让一把年纪的他跪倒在林凡的跟前。

    老夫肯定,林凡已经达到了算学宗师的级别,因为他根本就如同听天书一般。

    “这只是很简单的四则运算,所谓加减乘除而已,算术就是这么简单,很难吗?”林凡非常疑惑。

    老夫子心里想,这什么人啊!这样神鬼莫测的技艺,竟然不当回事?要是掌握了这门绝技,比起那些天天拿着算筹算的头晕眼花的路试参军们会轻松多少?

    其实算学即使在这个时代所用也非常之广,比如商用、国算、后勤供给都必须用到。只不过实在是太过落后才只能用算凑如数指头般让人无语。

    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挺尊重私有财产的,对于师门绝技家传绝技啊这一类的貌似看得非常重。

    即使是帝王也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把绝技献上,否则,那可就是不尊祖先,不尊师长,不孝,在这个以孝为礼的国家那可是大罪,不仅会被视异类更会被遗臭万年!

    即使是想要也只能用一些委婉的手段获取。

    “你想学?”林凡的问道。

    老夫子一惊,连忙摇头:“不不不,三明,这是你师门绝技,不可外传,我若是学了,那不就是不敬尊师吗?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林凡看着老夫子一副心里想学的要死但是嘴上丝毫不松口的矛盾二货模样,心里就很不爽:“谁告诉你我师门绝技不外传的?我师门就我和我师父两个,没那么多烂规矩!想学就说,我师父可不是老古董,他说过,一门技艺要想一直保全下去,最好的方法就传出去,一个人不保险,一百个人不安全,一万人总该行了吧?

    这四则运算又不是什么黄金白银之类的,就是一些知识,我要是不传出去憋在肚子里算什么?我是那样的人吗?我一向正直善良纯洁伟岸!从来不藏私,尤其是面对自家兄弟!夫子既然上了山那么就是我还想着以后要是有了名声就广收天下弟子传授学识,现在正好拿你们练练手!”

    老夫子一脸惊喜的说道:“大将军,你,你,你还想开宗立派?”

    自从林凡所说的一切之后,他对于林凡所学的知识非常的向往,非常的渴望,已经决定哪怕是以师事之也定要学到这些学识,而如今林凡竟然毫不在乎师门绝技外传,并且还准备开宗立派?广收天下弟子?这叫他如何不惊讶?

    不仅仅是他,就连一旁的樊青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大将军然如此开明?这,这不太好吧?”

    木瑶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也是一脸渴望,她其实只是希望能多帮林凡一点.....

    “我都说了,没那么多规矩,你们想学我就教给你们呗!很简单的!这些东西以后我们黑风山的每哥孩童都要会,包括识字,包括写字,包括读书,这些东西以后我们山寨每一个人都要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没有不识字的人!每个人都识字!”林凡说出了自己伟大的目标,扫除文盲的伟大目标!

    “每个人都识字?”几人异口同声大声喊道……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林凡看了看他们几人疑惑:“怎么了?”虽说这个事情做起来非常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国家做到过,普及教育很难,也不是做不到,五十年,一百年,只要自己有时间,有权力,哪怕只是弄一个雏形,只要找到合适的继承人,这个事业也一定可以做下去!

    四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是震惊和不敢相信,但是他们很整齐划一的摇摇头,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这个一书难求的时代,要是想做成全民识字这样的事情,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成不成神的问题,人们对于文化的顶礼膜拜,注定了这样的人会成为神……

    林凡不在乎这个,拿出纸笔开始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顺便把阿拉伯数字也给说了一下,和汉字的转换也就那么简单,一到零而已,汉字早就有了,一个转换,并不难,接着就是简单地四则运算,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讲得清的,小学时候怎么学的苏宁也差不多忘了,所以仅仅只是说了个大概,然后就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送走了老夫子林凡开始着手计划未来的事情,他需要寻找几块比较好的田地,找几个可靠的老实人,趁着春耕季节的来到他需要培育高产作物!

    比如杂交!比如果树的嫁接!

    粮食是多么的重要,林凡自然是明白的,这个时候种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麦子,还有产量很低的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作物,至于水稻这种植物因为品种的原始性还仅仅只能在江南之地和靠近热带的那一片现在还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种植,双季稻现在应该已经有记载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进和大规模种植,差不多是因为水稻种子还比较原始,不能适应北方较为寒冷和缺水的环境。

    直到后来一千多年的种植历程也都证明了水稻是较为脆弱的粮食种类,生产环境限制比较大,这才促使袁隆平先生主持的杂交水稻计划,经过很长时间的辛苦工作,杂交水稻这门超级粮食才得以产生,不仅比现在的常规水稻要强悍,亩产也会高很多。

    根据林凡的记忆,杂交由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一九九九年、二零零五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这袋种子是苏宁老爹老娘三个月前购买的,那都是二零一三年了!

    算现在代亩的面积和肥料以及种植手法的差距还有温度的问题,五-六百公斤也该有,那就是亩产千斤多,三国时代的一石折合成现在的度量衡差不多是五十九公斤,而唐代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麦子亩产不过一石,最好的京畿良田也不过一石半左右,要是种植了杂交水稻,差不多能把唐代的粮食平均产量往上翻个五六翻左右。

    黑风山之地处北方,虽然有着沃土的称呼,但是气候的问题还是实在在存在的,这个杂交水稻到底能不能种植成功也是个问题,但是如今的南方还是一片荒芜,想要开发成为千年后的鱼米之乡,还真的不容易。

    道路、气候、疾病、人力、物力、资源、等等,无一不需要考虑。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要先开发江南,总得先解决了道路的问题,水泥?那玩意儿不是很难弄,沙子弄出来的东西都不贵,就地取材就可以,可是铺设水泥道路,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千头万绪,想要改造黑风山或者周边几地,需要考虑的东西,绝对不仅仅是那么一点点东西……

    但是不管如何,哪怕只能种出来两石三石,放到全天下也是两倍三倍的粮食增长,世人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杂交水稻要是试种,也只有第一年、第二年也许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但是林凡相信,只要经过不断的研究那么达到后世的产量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科技这个东西,就像一个魔鬼,只要打开了冰之一角之后那么他带来的利润便足以让千千万万的人前赴后继的冲进来。

    林凡觉得地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进行第一批的试种,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便和木瑶打了一个招呼,就带着樊青和几个农夫,以黑风山为起点,就此拉开农业革命之序幕。